以前没有智能化或智能化程度较低时期,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智能制造解决企业创新和发展模式的问题,机器代替了人,产品的质量和规模化生产能力大幅提高,由此也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使品牌向高端发展”,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原司长高延敏日前表示。
中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阶段的转换要求中国产品在全球价值链中不断攀升,特别是中国制造品牌需要向高端突破。智能制造确定为中国推进制造强国战略的主攻方向,也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制造企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的重要驱动器。
“智造需要转型,品牌需要升级,原本看来联系较远的二者,在制造企业的实践发展中,渐渐成为紧密、相互促进的最重要因素。二者究竟有哪些内在联系?高延敏表示,智能制造可以大幅度提高产品一致性,使品牌向高端化发展成为可能”,高延敏认为,我们应该投入更大的力量来探索智能制造推动品牌高端化之路,这是一个趋势。
智能制造转型是大方向、大趋势,但同时也要看到,相比发达国家,中国还存在人才缺失等问题。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在产业基础、基础能力、管理水平方面仍有瓶颈。如,目前高端芯片、高档数控机床、高端生产设备以及CPU等核心零部件,还较大程度依赖进口。
因此,需要把品牌建设作为未来发展的一个核心驱动力,以品牌引领中国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会长、原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刘兆彬日前在瞭望智库组织的“中国品牌的高端突破:智造转型与品牌升级”课题研讨会上表示,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国家诞生了很多品牌,但是高端品牌不多,尤其是智能制造的高端品牌。
“要使用智能化的思维和智能化的技术手段”,刘兆彬建议,一是要更加注重智能化思维设计,二是更加注重智能化思维管理。在如今的智能化时代,要更加突出管理带来的效率,抓好智能化思维的标准化管理、计量管理、检验检测,为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管理方式带来颠覆性革命和升级。
同时,更加注重智能化思维服务,要更加注重智能化思维传播。未来智能制造业本质上也是一种服务业,从研发、物流、销售,到后续服务等等,很多都是外包的,越来越独立化。这个链条会越来越长,分工越来越细,社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智能化的服务是未来的一个发展的方向,应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人格化、人性化。
高延敏建议,由于智能制造要求企业对研发设计进行更多投入,所以要特别重视人才,尤其是高精尖人才。通过不断在智能制造领域研发创新,突破技术,实现产品、品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