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数字化转型”突然被频频提及,成为“网红”术语。新冠疫情让制造企业对数字化转型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和更加迫切的需求。然而,制造业圈内一向概念术语众多,比如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数字化转型...让人眼花瞭乱,不知从何下手。可以说,技术本是同林鸟,融合应用不分家。智造转型异与同?区分角度讲方法。
一、智能制造
为什么二、三十年智能制造没有火起来?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使能技术不够发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想实现智能制造但没有给力的技术支撑。二是应用场景不够充分,英雄没有用武之地,就算有了一些智能化的技术,但如果缺乏实践验证,也难以发展下去。当然,智能制造的内涵外延也是随着技术发展和环境变化而变化的。
图片
二、智能制造与使能技术
正如前面所说,智能制造愿景的实现,需要使能技术。什么是使能技术,李培根院士曾经讲过,使能就是使其能够,赋能。哪些是使能技术呢?现在很火热的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工业大数据、CPS、云计算、MEC…等等。这十大应用场景的实现离不开这一系列使能技术。
所以,很多时候从应用层面来讲,无法说只用哪一个技术实现某一项功能。
图片
使能技术的队伍也在不断扩容、不断提质,有些使能技术的角色在不断变化,功用在不断深化,能量在不断爆发,比如5G、MEC。所以,智能制造的水平才有可能不断提升。
三、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重在技术,根在业务,但可能毁于管理。也就是说,数字化转型是以数字化技术支撑为前提,但并不仅仅只是数字化技术本身,它的本质上是业务的转型,而业务转型必须以企业战略为主导,以客户需求为指引,以组织变革、流程优化、人员能力为保障,以企业文化、环境机遇来促成。
图片
数字化技术是个泛概念,也包括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网络化、智能化系列技术。管理包括了战略管理、组织变革、流程优化、人员能力提升、IT/OT工具与系统的应用等等。人员能力保障的前提是人员的认知。
四、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从另外一个角度,更加强调以数字化思想来重构业务模式、业务流程、业务交付,以优化客户体验和盈利模式。数字化转型可以扩展到涵盖了我们今天大部分热门的概念,比如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这些技术/理念是制造企业在推进数字化转型时需要根据企业的痛点、重点、难点而因地制宜考虑的手段、工具、路径、方法…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为核心,但仅仅依靠应用一些数字化技术难以确保最后的成功。
如果要梳理这一系列概念之间的关系,大概是下图所示。
图片
那么对于一个制造企业来说,到底是应该推进数字化转型还是推进智能制造呢?这其实不是一个绝对化的问题,因为这不是一个二选一的问题。
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两个概念的角度不同。智能制造,毫无疑问是以数字化为核心,以数据驱动/数据流动为根本,以采用智能化手段来改进研发生产、经营管理中的瓶颈问题为目标。从智能制造的角度来说,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业推进智能制造的起点。
综上所述,数字化转型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理念,就是意识和认知的转型。这是我们推进数字化转型最重要的起步阶段,意识和认知的转型是第一步。意识和认知的转型,关键还是企业一把手的转型,一把手认知的高度和深度决定了企业发展的速度。
第二个层次是支撑,工具和手段的转型,用数字化的工具和手段来支撑我们的业务。根据业务需要、市场需求、趋势变化,采用相应的数字化技术提供支撑,按需拓展。这个层次也是对企业的能力、实力的挑战。
第三个层次是引领,企业战略和盈利模式的转型。用数字化理念引领企业战略、组织、流程、业务与交付模式的全面转型。必须把数字化思维作为生存发展的第一思维。通过5G技术实现无人挖机,通过对设备使用的数据分析实现用户画像,通过对设备(机器)状况、工况画像来精算保险费用...等等,推进了整个行业产品与服务模式的转型。